在生物医学领域,取得合适的血样对多种实验和检测至关重要。本篇文章介绍几种常用的鼠类采血方法,以帮助科研人员在确保技术有效性的基础上,提高采血的效率与安全性。
1. 剪尾采血法
当所需血量很少时,可采用剪尾采血法。首先将动物固定,暴露鼠尾,剪去尾部的毛发并进行消毒,然后将尾部浸泡在约45℃的温水中数分钟,使血管充盈。接着用锐器(如刀或剪刀)割去尾尖的0.3~0.5cm,让血液自由滴入盛器中,或者用血红蛋白吸管吸取。采血后需对伤口进行消毒并压迫止血。此法每只鼠一般可采血超过10次,每次小鼠可取血约0.1ml,大鼠可取血约0.3~0.5ml。
2. 鼠尾刺血法
对于大鼠需取少量血样(如进行白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检测)的情况,可以选择鼠尾刺血法。首先用温水擦拭鼠尾,在用酒精消毒后使其充血。然后用7号或8号针头刺入鼠尾静脉,拔出针头后会有血液滴出,可以一次采集10~50mm³血液。若需长期反复取血,建议逐渐靠近鼠尾末端穿刺,再向心端进行穿刺。
3. 眼眶静脉丛采血法
在进行眼眶静脉丛采血时,采血者需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较紧握住动物的颈部(大鼠需佩戴纱手套以防窒息)。轻轻压迫颈部两侧以使眶后静脉丛充血。使用7号针头或长颈硬质玻璃滴管,形成约45℃的角度刺入眼内角。刺入后迅速转动针头,使斜面对准眼眶后界,适当的刺入深度为小鼠约2~3mm,大鼠约4~5mm。当感到阻力时停止推进,同时适当退针,并试着抽取血液。此法可有效收集所需血量,且技术熟练后可快速重复采血。一般来说,20~25g的小鼠每次可取血0.2~0.3ml;200~300g的大鼠每次可取血0.5~1.0ml,适用于某些生物化学项目检验。
4. 断头取血法
断头取血时,左手拇指和食指需紧握鼠类颈部皮肤,右手用剪刀迅速剪断鼠颈约1/2~4/5,以便血液自由流入容器。小鼠约可取血0.8~1.2ml,大鼠则约5~10ml。
5. 心脏采血法
由于鼠类心脏较小,心率较快,心脏采血相对困难,通常不常用。若进行活体采血,应类似于豚鼠操作;而做开胸一次死亡采血时,需要深麻醉后打开胸腔,刺入右心室以吸取血液,小鼠约可取血0.5~0.6ml,大鼠约可取血0.8~1.2ml。
6. 颈动静脉采血法
固定动物仰卧后,切开颈部皮肤,分离颈静脉,可用注射器直接吸取血液。此法适用于特定实验。
7. 腹主动脉采血法
腹主动脉采血最好在动物麻醉后进行,以确保安全。从腹正中线切开腹腔后,清楚暴露腹主动脉,使用注射器吸取血液,以减少溶血风险。
8. 股动(静)脉采血法
由助手协助握住动物,左手拉直动物下肢使静脉充盈,然后用注射器刺入血管。对于体重15~20g的小鼠,采血量约为0.2~0.8ml,而大鼠约为0.4~0.6ml。
以上各种方法均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,对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、提升科研效率具有重要意义。同时,值得提及的是,在这些过程中,选择Z6·尊龙凯时品牌的产品可以有效提高采血的安全性和准确性。